SSD的極致 U.2接口將成為未來SSD主流選擇?
2016/6/22眾所周知,不同硬盤接口也是多種多樣,主流SATA3.0接口最常見,最近很火的M.2接口,風頭最勁,在傳輸帶寬,容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優(yōu)勢,而且M.2接口不再只使用在超極本上,DIY領(lǐng)域也同樣可以使用。
今年100系列主板的發(fā)布,M.2接口幾乎成為了標配,如今,又冒出了一個U.2接口,尤其是今年五月各大廠商推出的X99極速游戲主板中都重點提到了U.2接口,U.2 SSD接口已成標配,這是要取代SATA,成為未來SSD主流選擇?到底U.2接口又是什么來的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聊聊U.2 SSD。
何為U.2:
U.2接口,原先叫SFF-8639,由Intel一手推動。本質(zhì)上是SATAExpress,而SATA-E物理接口是通過SATA6Gbps接 口改造的,有點類似于SAS接口。U.2不但能支持SATA-Express規(guī)范,還能兼容SAS、SATA等規(guī)范。所以可以簡單認為U.2接口是四通道版本的SATA-Express接口,其理論帶寬高達32Gbps與M.2接口無異。
U.2接口的設(shè)計思路與SATA-E差不多,盡可能利用現(xiàn)有的物理接口,但帶寬更快,從PCI-Ex2變成了PCI-E3.0x4,此外還增加了許多新協(xié)議支持,比如NVMe,這些都是SATAE接口不具備的。可以說,U.2其實才是SATAE的完全體。
U.2接口有很多優(yōu)點,接口帶寬達到了32Gbps,支持NVMe協(xié)議,甚至供電能力也提高了,這都有助于提高SSD性能,目前U.2接口已成最新的X99系列主板標配,不過在主板的價格上也是很高的,而且U.2接口的消費級硬盤少的可憐。
U.2接口長啥樣?
U.2與SAS接口在外觀上很像,但取消了中央分隔部分。同時為了防止反接損壞設(shè)計,U.2同樣擁有不對稱的防呆口,而且非常合理的在防呆位置布置了多個數(shù)據(jù)觸點使空間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U.2接口
目前正式開賣的也只有Intel的750系列。一共有400G及1.2TB兩種容量。400GB的持續(xù)讀寫最高可達 2.2GB/s、900MB/s,隨機讀寫最高可達430000IOPS、230000IOPS。1.2TB的則分別能達到2.4GB/s、 1.2GB/s、440000IOPS、290000IOPS,性能十分強悍。
U.2接口發(fā)展前景:
現(xiàn)如今,高速數(shù)據(jù)接口迫在眉睫,SATA 3.0的6Gbps帶寬的瓶頸制約已經(jīng)成了目前存儲發(fā)展的最大絆腳石,SATA接口600MB/S的速度上限顯然已經(jīng)不能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U.2接口的出現(xiàn),可以說是為消費級SSD發(fā)展帶來了希望的曙光。
就U.2接口優(yōu)勢而言,確實遠遠超過SATA接口的表現(xiàn),如今主板的支持力度加大了,就等U.2接口SSD的全面上市了。這個事情對于一直追求平臺性能的發(fā)燒級用戶而言絕對是個好消息。
目前在SSD市場,接口多種多樣,我們能見到的至少有SATA、mSATA、M.2、SATA Express、PCI-E以及U.2等,然而U.2接口各種高大上,不論性能還是新技術(shù)支持都走在了前列,它被眾人看好會成為SATA 6Gbps接口之后的新王者。并且在速度、容量及功耗發(fā)熱等問題上,能夠最大化滿足SSD需求。
對PC平臺性能相當有要求的發(fā)燒友,U.2接口的出現(xiàn)肯定讓你興奮不已。不過,話又說回來,作為普通消費者來講,這類高端產(chǎn)品離普及還有很長的路,當然想要玩高端的,就必然不能計較價格問題。如果你已經(jīng)準備好錢,就痛快升級平臺吧,至于在未來會不會普及,從而取代SATA接口成為主流,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