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昆山設百億集成電路發展基金 先期啟動10億元
2017/10/26
智能手機人手一部的今天,很難想象,我國曾一度在電子信息產業上面臨“缺芯少屏”之痛。其中的“芯”,即集成電路,被喻為國家的“工業糧食”,是所有整機設備的“心臟”。
這也是曾制約江蘇昆山產業發展的短板——這個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百強縣榜首的城市,以電子信息產業而著稱。過去,其集成電路卻主要依賴進口。
自2004年,昆山在全國率先布局規劃光電產業園始,其“缺芯”短板開始逐漸彌補,走上產業升級蝶變之路。
昆山市長杜小剛在10月23日召開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促進大會暨首屆中國芯企業家峰會上說,近年來,昆山把做足做好“芯屏雙強”文章作為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現已迅速集聚了一批產業鏈龍頭項目,年產值超百億元。
2016年,昆山市列入蘇州市新興產業統計目錄的集成電路行業實現銷售額125.8億元,集成電路產業已成為推動昆山經濟轉型的重要引擎。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司長刁石京也在上述會議現場表示,江蘇是我國重要的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昆山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較為完善的產業生態以及優惠的政策環境。
據昆山有關方面負責人向澎湃新聞介紹,昆山目前在集成電路上已初步形成了從上游芯片設計研發、芯片制造到下游封裝測試的產業鏈。擁有集成電路相關企業55家,主要包括瀾起科技、銳芯微電子、蘇州能訊高能半導體有限公司等。
不久前,昆山市人民政府與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簽訂了《中科院安全可控信息技術產業基地投資合作協議》,項目總投資超100億美元,全面建成后將形成千億級的安全可控國家信息技術產業集群,吸引安全可控信息技術行業領域一大批高端人才在昆山集聚。
這一項目的引進,無疑又給昆山集成電路產業鏈補上重要一環。根據昆山市經信委提供的數據,按照“一顆芯”全產業鏈布局,預計今年實現產業產值將比去年提高50%以上。
不過,從整體上看,與國內大多數集成電路高地一樣,未來該產業要做大做強,還需在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
昆山方面表示,該市現已成立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的昆山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先期啟動10億元。
其用途一是作為母基金,引導社會資本、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等投向集成電路產業。二是直接投資,重點支持成長性和市場前景好、帶動作用大、示范效應強的重大項目。三則是對外并購,收購或部分收購境外具有一定規模、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引進成熟研發成果。
昆山同時制定集成電路高端人才的專用評定標準,并提供總額1億元的“人才券”,對于承擔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國家重大專項等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的主要負責人或列入國家級千人計劃、長江學者、新世紀人才計劃等人才給予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計劃在5年內實現產業從業人員3500人,到2021年,全市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達到500億元,引入集成電路設計企業50家以上,推動3-5家集成電路企業實現主板上市。”昆山市負責人表示。